起重計算公式【起重工常用的計算方式】
以下是起重工常用的計算方式:
載荷重量的計算:
載荷重量 = (x * y * z * c) / k
其中,x為被吊物體的重量,單位為公斤;y為安全系數(shù),通常在1.25至1.5之間;z為重心距離,單位為米;c為運動系數(shù),通常在1.5至2之間;k為起重機的效率系數(shù),通常在0.85至0.95之間。
從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,起重載荷重量的計算需要考慮多個因素,如被吊物體的重量、安全系數(shù)、重心距離、運動系數(shù)和起重機的效率系數(shù)等。因此,在計算過程中需要仔細核對各個參數(shù),并根據(jù)實際情況進行適當?shù)恼{整。同時,在實際應用中,還需根據(jù)不同的工作環(huán)境、材料和人員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,以確保起重作業(yè)的安全和有效進行。
吊臂長度的計算:
吊臂長度 = a + b + c
其中,a為起重機底盤長度,單位為米;b為起重機的回轉半徑,單位為米;c為被吊物體離起重機回轉中心的距離,單位為米。
從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,起重吊臂長度的計算需要考慮起重機底盤長度、回轉半徑和被吊物體離回轉中心的距離等因素。因此,在計算過程中需要準確測量各個參數(shù),并根據(jù)實際情況進行適當?shù)恼{整。同時,在實際應用中,還需要考慮起重機的結構和操作環(huán)境等因素,以確保起重作業(yè)的安全和有效進行。
傾斜角度的計算:
sinθ = W / L
其中,θ為起重傾斜角度,W為起重物的重量,L為吊索長度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實際操作中,如果起重物的重心位置和吊索連接點不在同一水平面上,需要考慮起重物的重心高度對傾斜角度的影響。
起重吊裝計算公式:
Pp(N):Pp=40.6d^2。
環(huán)鏈破斷拉力Pp(N):Pp=382d^2。
鋼絲繩破斷拉力Pp(N):Pp=0.3σd^2。
鋼絲繩破斷拉力Pp(kgf):Pp=45d^2。
鋼絲繩重量G(kg):G=0.0035Ld^2。
吊索拉力S(t):S=QC/n。
滑車出繩端拉力S(t):S=P/(iη)。
滑車噸位Q(t):Q=nD^2。
導向滑車受力Q(t):Q=SC。
螺旋扣螺桿許用負荷P(N):P=nd^2。
按銷軸計算的卸扣載荷P(N):P=37d^2。
按本體計算的卸扣載荷P(N):P=54d^2。
圓管長細比λ:λ=4L/(D^2+d^2)^(1/2)。
鋼質圓管桅桿起重量P(t):P=220(D^4-d^4)/L^2。
短樁壓重式錨點壓重Q(t):Q=1.5P-G。
短樁壓重式錨點樁數(shù)nn=1.77P-0.61W。
錨梁高度或直徑h(m):h=0.06P/L。
錨梁埋深H(m):H=(2P/L+4*h^2)^(1/2)-2h。
錨梁應力σ(kgf/cm^2):σ=PL/(8W)等。